助聽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放大聲音,讓使用者能夠較輕鬆地接收聲音,瞭解他人的言語並與人溝通,通常對於傳導性聽力損失的個案而言,只要助聽器能夠提供足夠的擴音,對於語音理解與訊息的接收的幫助效益就會很大;但是對於某些感音神經性或是混合性聽力損失的人而言,不僅聽力閾值提升了(聽到的聲音變小),能夠容忍的音量也變得比較小,這樣一來,其動態範圍(介於最小能聽到的聲音與最大能容忍的聲音之間的範圍)也相對縮小,另外,即使聲音夠大,也較不容易聽得清楚,在安靜的環境下,這些問題可能不明顯,聽損者仍能聽得不錯,但是在人多吵雜的地方或是馬路上,就需要比較特殊的功能來幫助使用者聆聽。助聽器有許多不同的功能,來克服以上的困難。包括:
壓縮功能(Compression)
壓縮功能對於不同大小的輸入音量給予不同的擴音,換句話說,小聲的聲音放大比較多;大聲的聲音則放大較少,這樣一來,助聽器的擴音就能達到小聲的聲音聽得到、說話(中等音量)的聲音聽得清楚、大聲的聲音不會不舒服的三個重要目標,讓使用者聆聽更舒適。
指向性麥克風(Directional Microphone)
有些時候,特別是與人對話的時候,助聽器的使用者必須專注於前方的訊息,而不想要聽到其他方向的聲音。例如在餐廳吃飯的時候,我們只想專心聽前方的人說話,而不想聽到四周嘈雜的人聲,這個時候,使用指向性麥克風就可以帶來一定的幫助,它可以降低由背後及其他方向傳來的聲音的強度,並且維持前方的聲音強度,這樣一來,想聽的聲音一樣大聲,不想聽的聲音變得小聲,對於語音的瞭解與溝通是有相當程度幫助的。近年來,許多智慧型指向性麥克風更可以在全方位與指向性模式中自動切換,在需要的時候切換到指向性,不需要的時候又切換為全方位,同時兼顧語音瞭解與訊息的完整性。